在新加坡世锦赛即将开幕之际,中国跳水队传来令人揪心的消息:两届奥运冠军全红婵因伤病和身体发育双重挑战,正式退出本届赛事。这一决定虽令人意外,却饱含着团队对运动员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。中国跳水队在含泪批准退赛申请的同时,也公布了详尽的康复计划,而队友陈芋汐第一时间送上祝福,直言 “等她回来”。
伤病与发育的双重困境
全红婵的退赛并非偶然。自 2025 年以来,她的身体状况持续亮起红灯:右脚踝慢性滑膜炎、韧带钙化、积液,以及腰部和手腕的劳损,让这位 18 岁的姑娘难以承受高强度训练和比赛。更严峻的是,她的身高从东京奥运会时的 1.43 米增至 1.58 米,体重增加 8 公斤,体型变化直接影响了空中动作的稳定性和水花控制 —— 曾经的 “水花消失术” 因身体比例改变而变形,连她自己都坦言 “动作变形到难以找回最佳状态”。
国家队队医透露,全红婵的脚踝问题尤为严重,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调整训练方案。而发育期带来的 “瓶颈期”,更是跳水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关卡之一。教练陈若琳指出,这一阶段必须通过科学训练克服,重建符合当前身型的动作动力链。
审慎决定背后的团队担当
中国跳水队此次批准退赛,展现了罕见的温情与担当。早在 5 月武汉全国跳水冠军赛期间,全红婵就因旧伤复发退赛,随后被安排回省队进行系统性康复。新加坡世锦赛名单公布前,教练组经过三个月的审慎评估,最终做出让她彻底休养的决定 ——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她的身体,更是为了避免因强行参赛导致不可逆的运动损伤。
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迅速发声,证实伤病事实并呼吁公众给予康复空间。广东省队则调配了谢思埸等经验丰富的教练,结合全红婵的体质特点制定了三阶段康复计划:第一阶段物理治疗消除炎症,第二阶段水中无负荷动作练习重建肌肉记忆,第三阶段逐步恢复跳台实操。康复期间,全红婵并未完全休息,而是坚持低强度力量训练和核心肌群加练,团队强调 “小红从未偷懒”。
队友祝福与未来展望
退赛消息传出后,陈芋汐的反应最令人动容。这位世锦赛双人跳台搭档在社交媒体上简单而坚定地写道:“希望她早点好起来,回来一起跳。” 两人虽在赛场上是竞争对手,但私下里情同姐妹 —— 陈芋汐曾多次在采访中表示,全红婵的拼搏精神是自己前进的动力,而全红婵也坦言 “陈姐教会我很多技术细节”。
对于未来,全红婵本人态度积极。她在采访中明确否认退役传闻:“等我彻底好了,一定会回来比赛的。” 国家队透露,若恢复顺利,她将于 2025 年下半年重新投入系统训练,并计划亮leyu·乐鱼(官方)APP下载相 11 月的大湾区全运会。专家指出,通过针对性训练,她有望适应身体变化,甚至完成从陈芋汐那里借鉴的 5255B 新动作,为冲击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奠定基础。

结语
全红婵的这次暂别,是竞技体育残酷性与人文关怀的交织。从东京奥运会的横空出世到今日的伤病困局,她的职业生涯折射出无数运动员的成长轨迹。正如恩师陈若琳所言:“每个天才都需要时间打磨。” 当全红婵在康复中心的泳池边为队友加油时,当她带着弟弟妹妹在水上乐园短暂放松时,公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奥运冠军的坚韧,更是一个 18 岁女孩对梦想的执着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经历淬炼后的全红婵,终将以更强大的姿态重返跳台 —— 正如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海边照片中,那个笑容清澈的少女,眼中依然闪烁着对跳水的热爱与渴望。等待,是为了更好的重逢;暂别,是为了更绚烂的绽放。